"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"
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
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
人类逐水而居,文明因水而兴。治理水污染、保护水环境,关系人民福祉,关系国家未来,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。
《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时期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,对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,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准确把握《规划》制定出台的重要意义、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,坚决抓好贯彻落实,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。
Part.01
ENVIRONMENTAL PROTECTION
制定出台《规划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,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,通过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,健全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,强化流域污染防治和系统治理,推进地上地下和陆域海域协同治理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着力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、统筹推进转变。
制定出台《规划》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举措,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着力衔接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有关要求,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长江保护修复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、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,明确了工作时间表、路线图、任务书,以水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。
制定出台《规划》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行动,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充分发挥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、优化和倒逼作用,推动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发展;同时坚持环保为民,聚焦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,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、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Part.02
ENVIRONMENTAL PROTECTION
明确重要水体保护治理要点。《规划》持续推进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,将水生态保护和恢复作为工作重点,继续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,严格水域开发利用管理,推动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;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,上游以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、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为重点,中游以水土流失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,下游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、黄河河口综合治理为重点。
落实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重点任务。着力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,完善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机制,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监管。深入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,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,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,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,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,加强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,分类推进黑臭水体整治。积极推动水生态保护,“岸上”加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缓冲带等保护,“水里”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。
开启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新征程。《规划》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,通过构建美丽河湖建设指标体系,严格河湖流域重要生态空间管控,指导地方有针对性地实施水环境治理、生态缓冲带建设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、湿地恢复与建设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,提升河湖生态环境品质,推动实现“有河有水、有鱼有草、人水和谐”。
Part.03
ENVIRONMENTAL PROTECTION
压实责任,合力推动流域保护治理。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,绝不能“纸上谈兵”,要把落实《规划》作为“十四五”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抓紧抓实抓细。
组织各流域局监督实施《规划》及地市规划要点,定期调度《规划》实施进展,加大督导帮扶力度,深入基层一线送政策、送技术、送服务。鼓励各地试点先行,在城乡面源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保护修复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。加强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,完善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,通过分析预警、调度通报、独立调查、跟踪督办相结合的方式,压实有关方面主体责任,确保《规划》顺利实施。